隨著 iOS 13 和 Android 10 兩大移動操作系統(tǒng)的正式發(fā)布,「深色模式」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配。
大家普遍認為深色模式有很多好處,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就是「護眼」和「省電」。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么?

護眼?不一定
「深色模式護眼」這個說法,一開始多半是從夜貓子那兒傳出來的。
你想啊,大晚上的,關了燈躲被窩里刷手機,白晃晃的屏幕當然刺眼。相比之下,深色模式看起來就舒服多了。
不過就算不討論「黑燈瞎火玩手機」值不值得提倡,單憑這一個例子就推導出「深色模式護眼」的結論,本身也不太科學。
其實 iOS 和 Android 系統(tǒng)中早就有類似深色模式的功能,叫做「顏色反轉」。不過這是為視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準備的輔助功能,并不是為大眾設計的。然而就算今天的深色模式變得更具普適性,目前也仍然沒有決定性的證據表明它比淺色模式更護眼。斯坦福拜爾斯眼科研究所的一名專家就指出,比起深色或淺色模式,長時間看電子設備屏幕可能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或視力損傷。
不僅如此,對一些人來說,深色模式可能還會帶來麻煩。
如果你有比較嚴重的散光,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深色模式下更不容易看清屏幕上的文字。這是因為深色模式通常都是「黑底白字」,而更暗的背景會讓瞳孔放大來吸收更多光線,從而加劇散光的癥狀。
當然,深色模式也并非一無是處。對飛蚊癥患者來說,通常明亮背景下更容易看到那些四處亂飛的「小黑點」,暗色的屏幕則多少能夠緩解這方面的困擾。
省電?那確實
其實比起尚無明確證據的護眼功效,「深色模式更省電」的說法反倒是有扎實理論基礎的。
現(xiàn)如今大多數(shù)手機都采用了 OLED 屏幕,而這種屏幕「像素自發(fā)光」的特性意味著當顯示黑色畫面時,像素點會完全停止工作,從而達到省電的目的。
道理大家都懂,可是深色模式究竟有多省電,你可能未必清楚。
這不,外媒 PhoneBuff 最近就做了專門的測試來解答這個問題。
他們準備了兩臺滿電的 iPhone XS Max,將屏幕亮度統(tǒng)一調到 200 nits,其中一臺開啟深色模式,另一臺則是淺色模式。
在特制機械臂的幫助下,他們以 2 小時為單位,分別用短信、推特、Youtube 和谷歌地圖四款軟件對兩臺手機進行耗電測試,結果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:
- 發(fā)短信 2 小時后,深色模式剩余電量 88%,淺色模式剩余電量 83%;
- 刷推特 2 小時后,深色模式剩余電量 72%,淺色模式剩余電量 57%;
- 觀看視頻 2 小時后,深色模式剩余電量 43%,淺色模式剩余電量 20%;
最后是刷 2 小時谷歌地圖(沒有導航,只是在地圖上劃來劃去…),結果淺色模式的 iPhone 在堅持 1 小時 33 分鐘后電量耗盡關機,而深色模式的 iPhone 完成了全部測試,最終剩余電量 26%。
需要說明的是,這種理想狀態(tài)下的續(xù)航測試并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用戶的實際使用狀況,另外不同的屏幕亮度也會影響手機的續(xù)航表現(xiàn):PhoneBuff 發(fā)現(xiàn),屏幕越亮,深色模式的省電效果就越明顯。
到這里,結論已經非常清楚了。
想讓手機更省電,那么開啟深色模式確實是個好辦法。
不過想靠深色模式來保護眼睛,那還不如少看屏幕來得實際。
另外對部分有視力問題的人來說,深色模式反倒可能適得其反,一定要多加留意。